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的释义

小星1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

白云深处结茅庐,清风为伴书为粮。

林间鸟语时相和,溪上花香日自长。

世事纷纭何足问,此中真意乐无疆。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男子汉学习《易经》本不应为了科举考试,我这幽居之人得一知己便已足够珍视,在白云缭绕的深处搭建起简陋的茅屋,以清风为伴,以书籍为食,林间鸟儿的叫声时常与我相和,溪边花朵的香气日日悠长,世间的纷扰繁杂哪里值得去过问,在这山居中领悟到的真正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首句“男儿学易不应举”反映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淡泊态度,认为学习《易经》等经典不应仅仅为了应试做官,次句“幽人一友吾得尚”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中简单人际关系的珍视,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白云深处结茅庐”、“清风为伴书为粮”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认为“此中真意乐无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晚年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和不满,在诗中,诗人以“男儿学易不应举”来表达自己对科举制度的淡泊态度,以“幽人一友吾得尚”来表达自己对简单人际关系的珍视,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