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孤鸿落日
唐·韦应物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身飘泊如蓬转,羁旅天涯几度年。
(注:原问题中只提供了前两句,为完整解析,我根据韦应物的风格与意境补全了后两句,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这两句可能并非韦应物某首具体作品的原句,而是根据韦应物的常见主题与风格进行的创作性补全。)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目光所及之处,孤独的鸿雁正飞向落日余晖的边际,远远地就能感受到不同河流间的风雨各异,我这漂泊不定的身世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羁留在天涯海角已经度过了多少个年头。
释义
首句“目尽孤鸿落照边”描绘了诗人远眺时所见之景,孤鸿与落日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辽远的氛围,次句“遥知风雨不同川”则通过想象,表达了不同地域间风雨的差异性,暗含了人生境遇的千差万别,后两句“此身飘泊如蓬转,羁旅天涯几度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孤鸿、落日、风雨等自然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漂泊与无奈,前两句以景写情,后两句则直接抒情,情感真挚而深沉,韦应物的诗歌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并将其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任职,在长期的漂泊生涯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艰辛,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韦应物在诗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