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青林白鸟相迎处,黄卷孤灯共语时。
病后身如春后柳,秋来心似雨余池。
此中自有逍遥乐,不羡人间富贵痴。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那一点空灵明亮的地方是哪里呢?我这把老骨头真想住在仇池那样的仙境,在青翠的树林和白鸟相迎的地方,我与黄卷(书籍)孤灯相伴,共度时光,病后我的身体就像春天过后的柳树,虚弱无力;秋天来临,我的心情就像雨后初晴的池塘,平静而略带凄凉,但在这清幽的山居中,我自有逍遥自在的乐趣,不羡慕人间的富贵与痴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一点空明是何处”以问句开篇,引出诗人对理想居住地的遐想;次句“老人真欲住仇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后两句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场景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诗人通过“青林白鸟”、“黄卷孤灯”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病后身如春后柳,秋来心似雨余池”等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打击,晚年时期,他深感仕途无望,便转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