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余片片梨花落,争奈当涂风物何。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姑孰十咏·牛渚矶

唐·李白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属。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窟。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洞房团扇对银烛,岩壁秋屏列锦轴。

玉柱空留千古恨,金樽未饮百川朝。

争奈当涂风物何,舞余片片梨花落。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想象丰富,语言瑰丽,风格奔放,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表达了他个人的理想抱负、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译文

陡峭的绝壁面对着浩荡的大江,连绵的山峰紧紧相连,乱石在急流中翻滚,回旋的波涛形成了深邃的洞穴,只见夜晚月亮从海上升起,却不知它早晨在云间消失,洞房中团扇对着银烛,岩壁上的秋景如同展开的锦轴画卷,玉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徒然留下千古遗憾,金樽中的美酒还未饮尽,百川的朝拜(比喻众多人才的汇聚)就已结束,怎奈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一带)的风光景物如此之美,舞罢之后,如同片片梨花随风飘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牛渚矶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通过绝壁、巨川、连峰、乱石、回波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牛渚矶的雄奇险峻,通过洞房团扇、岩壁秋屏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赞美,诗中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易于消逝的无奈与遗憾,如“玉柱空留千古恨”、“舞余片片梨花落”等句。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思,李白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慨巧妙结合,使诗歌既有壮丽的画面感,又富含深邃的思想内涵,诗中“争奈当涂风物何,舞余片片梨花落”一句,以梨花飘落比喻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易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匆匆的感慨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当涂时所作,当涂地处长江之滨,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李白在游历过程中,被这里的山水景色所吸引,创作了一系列描绘当涂风物的诗歌,《姑孰十咏》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通过对牛渚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当涂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