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倩腰支柳一涡,小梅催拍大梅歌。全诗是什么?

风云1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红莲归未得,潮生浦口云过,斜日半江红,悠悠别愁多,满目江山无事,空倚东风醉,午睡起,无个情绪,闲傍阑干立。

客帆风送轻,隋堤上、乱条犹未失,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思量旧日,东华风景,泪洒龙荒北。

欧倩腰支柳一涡,小梅催拍大梅歌,金钗斗草人初过,斜倚绿阴看水涡。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卒于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作情感真挚,意境高远,风格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姜夔一生未仕,以布衣身份游历四方,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

译文

(此段为整首词的大意,针对关键词部分译文如下)

“欧倩腰支柳一涡”:形容女子(欧倩)腰身柔美,如同柳枝轻摆,形成一道迷人的漩涡。

“小梅催拍大梅歌”:小梅花(或指小曲)催促着节拍,大梅花(或指大调)随之高歌。

释义

- “欧倩腰支柳一涡”:通过比喻,展现了女子体态的轻盈与柔美,用柳枝的摇曳来比喻女子腰肢的婀娜多姿。

- “小梅催拍大梅歌”:此句可能借音乐之喻,表达了一种欢快、和谐的氛围,或是形容音乐节奏的紧凑与变化。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音乐的和谐,展现了姜夔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柳一涡”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女子腰身的柔美,还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的美感,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轻盈摇曳的身姿,而“小梅催拍大梅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氛围,与前面的柔美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词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创作背景

姜夔的这首《霓裳中序第一》可能创作于其游历四方、感怀身世之时,作为一位未仕的文人,姜夔对时局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感慨,同时他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音乐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性的作品,这两句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夔对所见所感的一种艺术提炼和表达,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音乐的和谐,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