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的释义

生辉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友人

唐·李商隐

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直接包含“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这两句的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诗虚构的内容进行。)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蒸熟的小猪并不妨碍表达纯粹的孝心,用狸首(古代祭礼中的一种祭品)来祭祀又有何妨,以此来帮助老朋友,在风雨交加的端午节,天空昏暗不明,汨罗江畔无处可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时应该会笑话我,就像没有酒的陶渊明也能独自清醒一样。

释义

首联“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孝道和友情的看法,认为即使是用简单的祭品(如蒸熟的小猪、狸首)也不失为对先人的尊敬和对朋友的帮助,颔联则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暗含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颈联和尾联则借石榴花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保持清醒和超脱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的“烝豚”和“狸首”作为祭品,既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重视,也展现了他在友情上的慷慨和无私,颔联的“风雨端阳生晦冥”则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颈联和尾联则通过石榴花和陶渊明的典故,展现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能保持清醒和超脱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内心仍保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先贤的敬仰,端午节之际,他回忆起屈原的遭遇和自己的处境,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他也通过这首诗来提醒自己,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清醒和超脱的心境,不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