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庐山
唐·白居易
昔年挂席过江州,曾为庐山尽日留。
炉峰双影落前溪,长瀑如帘遮半秋。
五老峰边瞻白鹤,三叠泉上听鸣鸠。
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惟恐鬓苍苍。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曾经乘船经过江州,特意为庐山停留了一整天。
香炉峰的双影倒映在前溪,长长的瀑布如同帘幕遮住了半个秋天。
在五老峰边观看白鹤飞翔,在三叠泉上聆听鸠鸟鸣叫。
暂时欣赏这里的美景不必心急,只怕再来时鬓发已经斑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回忆了诗人曾经乘船经过江州并特意为庐山停留的经历;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包括香炉峰的双影、长瀑如帘、五老峰的白鹤和三叠泉的鸠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庐山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尾联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认识,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庐山时所作,当时,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游览庐山的过程中,他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庐山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