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牧
我欲往兮奉杖藜,独长啸兮谢阮嵇。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牧虽未留下与此完全一致的诗句,但其作品中常有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故以此风格创作。)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风格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表达了他对历史、现实的深刻见解和独特感受。
译文
我想要前往啊,手持着拐杖和藜杖,
独自长啸啊,向阮籍、嵇康告别。
山岩的门户和松树的小径长久地寂静空旷,
只有那幽居的隐士,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我欲往兮奉杖藜”,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准备踏上归隐山林的旅程;次句“独长啸兮谢阮嵇”,通过长啸的方式,向历史上的隐逸高士阮籍、嵇康表达敬意和告别,暗示自己也将步入他们的行列,后两句则描绘了山林中的寂寥景象和隐士的自在生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山林隐逸的韵味,诗人通过描绘山岩、松径、幽人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隐逸生活的自在,诗人通过向阮籍、嵇康等历史人物的致敬,也表达了自己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创作,但我们可以从杜牧的生平和作品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他虽才华横溢,却难以施展抱负,心中充满了苦闷和无奈,他常常向往山林隐逸生活,希望通过归隐山林来摆脱世俗的纷扰和束缚,此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