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兮怅幽栖,石为门兮云为闺。出自哪首诗?

小编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鬼

楚辞·九歌

作者:屈原

朝代:战国(楚国)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若有人兮怅幽栖,石为门兮云为闺”为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原文中相近意境为“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楚辞之祖”,他出身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小人谗言,被流放至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在流放途中投江自尽,以身殉国,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悲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针对提炼出的意境部分)

仿佛有位佳人,在那山中的深幽之处徘徊,她以石为门,以云为闺,孤独而高洁。

释义

“若有人兮怅幽栖,石为门兮云为闺”描绘了山中一位孤独而高洁的佳人形象,她身处幽深的山林之中,以坚硬的石头为门,以飘渺的云雾为闺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遗世独立的境界。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超凡脱俗、孤独高洁的山中佳人形象,通过“石为门兮云为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佳人居住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更暗示了她内心的纯净与高远,这种以自然景物为象征的手法,也体现了楚辞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佳人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创作背景

《山鬼》是屈原《九歌》组诗中的一篇,原为楚地民间祭祀山神的乐歌,后被屈原加工整理成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屈原个人的遭遇和楚国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屈原在楚国政坛上曾一度受到重用,但后因小人谗言而被流放,在流放期间,他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同时也对楚国的命运充满了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山鬼》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描绘山中佳人的孤独与高洁,屈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