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2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这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解闷十二首·其七》,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解闷十二首·其七》

唐·杜甫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本性疏懒固执理应如此,而您尚且沦落到这种地步,更何况其他人呢?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自己和友人境遇的感慨,他自认为性格疏懒固执,所以遭遇不如意是理所当然的,但看到友人(可能是指某位诗人或文人)也沦落到困顿的境地,他不禁感叹,连自己这样的人都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呢?这里既有自嘲,也有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句诗是杜甫对自我和友人境遇的深刻反思和感慨,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遭遇,杜甫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自嘲自己性格疏懒固执,但更深的含义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他也对友人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时期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杜甫自己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遭遇,他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解闷十二首·其七》是杜甫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