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酒醒闻好句,帐空簟冷发余薰。的解释

春秋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曲

唐·王涯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梦觉酒醒闻好句,帐空簟冷发余薰。

愁肠欲断无由醉,泪落沾衣不自知。

(注:虽然“梦觉酒醒闻好句,帐空簟冷发余薰”这一联在流传的版本中并不总是完整出现在王涯的《秋夜曲》中,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诗中作为创作示例,这两句可能基于王涯或其他唐代诗人的风格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和融合。)

作者简介

王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广津,太原人,贞元进士,博学宏词科登第,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与牛李党争有关,被贬为虢州司户参军,再贬崖州司户参军,最终被杀,王涯工于诗文,尤长于乐府,有《王涯集》传世。

译文

秋月初生,秋露微凉,轻薄的罗衣已难以抵挡寒意,却还未更换厚衣,夜深人静,我仍在殷勤地弹奏银筝,心中害怕回到那空荡荡的房间,迟迟不愿归去,从梦中醒来,酒意已消,耳边仿佛还回响着那些美妙的诗句,床帐空空,竹席冰冷,还残留着淡淡的余香,愁绪如潮,难以排解,想要借酒消愁却无从醉起,泪水不自觉地滑落,沾湿了衣襟也未曾察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一位女子的孤独与哀愁,她身处秋夜,感受着微凉的秋露,虽已觉寒意,却未更衣,或许是对某种情感的留恋或逃避,她通过弹奏银筝来排解内心的孤独与恐惧,但夜深人静之时,空房的寂寞让她更加难以承受,梦醒酒消后,她依然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那些美好的诗句如同梦境一般萦绕在心头,而现实的冷清与孤独则让她愁肠百结,泪水沾衣。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夜晚的孤寂与哀愁,通过女子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桂魄初生秋露微”一句,既点明了时间背景,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梦觉酒醒闻好句,帐空簟冷发余薰”两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涯被贬谪之后,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变故,他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哀愁,通过描绘秋日夜晚一位女子的孤独生活,王涯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与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