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林夜直鸣江濑,清洛朝回起縠纹。的释义

生辉13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侍宴内殿之作》,全诗原文如下: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侍宴内殿之作
唐 韦应物
宿雨清洛晓,残云碧岫晴。
禁林夜直鸣江濑,清洛朝回起縠纹。
恩光忽下及樵渔,身属天厨带玉除。
散秩优容老病身,就中偏称宰臣贤。
立春日侍宴内殿,赐柏叶椒花酒。
共待新正日,先期拜九天。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韦应物的诗歌反映了中唐时期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经过一夜春雨的洗礼,清晨的洛河变得清澈明亮,残留的云朵映衬着青翠的山峰,显得格外晴朗,在皇宫禁林值夜时,可以听到江水激荡的声音,清晨从洛河返回时,河面上泛起了细腻的波纹,皇恩浩荡,连我这山野之人也得以参与朝廷的宴会,身居皇宫的膳食之所,佩戴着玉饰的官阶,朝廷对我这个年老多病的人给予了特别的宽容和优待,在这其中,尤其要称赞宰相的贤明,立春之日,我侍奉在内殿,皇帝赐给我们柏叶和椒花泡的酒,我们共同等待着新年的到来,提前向皇帝拜年。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雨后清晨的洛河美景,以及诗人参与朝廷宴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朝廷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前两句“宿雨清洛晓,残云碧岫晴”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洛河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禁林夜直鸣江濑,清洛朝回起縠纹”两句,通过“夜直”和“朝回”两个场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忙碌而充实的宫廷生活,后几句则通过“恩光忽下及樵渔”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向往和自豪,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朝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时,恰逢立春日侍宴内殿所作,当时,韦应物作为朝廷官员,参与了朝廷的宴会,并受到了皇帝的赏赐和优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朝廷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