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圣忧勤忘寝食,百神奔走会风云。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风云会

宋·刘过

二圣忧勤忘寝食,百神奔走会风云。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虎踞龙蟠形势地,凤箫龙管宴乐天。

中兴事业今如此,莫遣英雄笑子孙。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文学家,诗词皆有成就,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友善。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过一生未得显达,多次应进士试不第,晚年寓居昆山而卒,他性格豪爽,喜饮酒,好谈古今,工诗词,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交往密切,其词风慷慨激昂,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怀才不遇之感,与辛弃疾相近,有“辛、刘”之称,著有《龙洲集》《龙洲词》等。

译文

两位圣上(指宋高宗和宋孝宗)因国事忧虑,勤勉到忘记吃饭睡觉;众多神灵仿佛也在奔走忙碌,汇聚起风云变幻,五更时分,军营中的鼓角之声悲壮激昂;三峡之上,银河的星光与江面的波光交相辉映,摇曳不定,这里是虎踞龙蟠的形胜之地,宴会上凤箫龙管奏响欢乐的音乐,如今的中兴事业却如此艰难,不要让后世英雄嘲笑我们这一代人啊!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两位皇帝对国家的忧虑和勤奋,以及自然界的风云变幻,展现了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的艰难局势,诗中“五更鼓角”和“三峡星河”的描写,既表现了军事的紧张氛围,又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象,通过“虎踞龙蟠”和“凤箫龙管”的对比,反映了国家既有形胜之地,又有宴乐之景,但中兴事业却未能如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后世子孙的期望。

赏析

本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国家命运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展现了南宋时期复杂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中“二圣忧勤忘寝食”一句,直接点明了皇帝对国家的忧虑和勤奋,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而“百神奔走会风云”一句,则通过神话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金朝和蒙古的威胁,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刘过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对中兴事业的期望,他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宴乐之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首诗不仅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