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杂思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秋风飒飒雨潇潇,野老闲来步缓跚。

山色苍茫云气浮,林深鸟语时相呼。

人生何处不劳碌,此景此情可暂舒。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南山的栗树林逐渐可以安息,北山的顽石矿藏又何必费力去锤炼,秋风飒飒作响,细雨潇潇而下,乡野老人闲来无事,步履缓慢地行走在山间,山色苍茫,云气缭绕,树林深处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人生何处不是在奔波劳碌之中,唯有此情此景能让人暂时舒缓心情。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山的自然生长与北山的矿石锤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人为劳作的思考,前两句以“南山栗林”与“北山顽矿”为对比,暗示自然生长与人为加工的差异,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秋风细雨中漫步山间的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劳碌的深刻反思,前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生长与人为加工的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人为干预的深刻认识,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日的山间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劳碌的暂时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忧国忧民,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内心产生的一种超脱与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南山的栗林与北山的顽矿,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为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劳碌的无奈与超脱,在秋风细雨中漫步山间,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慰藉,从而创作出这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