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岩壁隐栖烟,开窗临碧泉。
松枝梳日影,云气荡山巅。
野老闲相访,樵夫独自行。
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岩石峭壁间隐藏着缥缈的烟雾,我开窗便能看见碧绿的泉水,松树的枝条梳理着日光的影子,云雾在山巅飘荡,乡间的老人有时会来闲访,樵夫则独自在山间行走,有时客人到来,我也会为他们斟酒,虽然琴还在身边,我却暂时忘却了琴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岩壁、烟雾、碧泉、松枝、日影和云气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颈联通过“野老闲相访”和“樵夫独自行”两句,展现了诗人与乡间百姓的交往以及山居生活的宁静,尾联则通过“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以及自己在山居生活中的淡泊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意境,尾联中的“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超脱,在客人到来时,诗人会热情地为他们斟酒,而琴虽然还在身边,但他却暂时忘却了琴弦,这种淡泊与超脱的心态,正是诗人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闲适的山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超脱,在诗中,诗人以岩壁、烟雾、碧泉、松枝、日影和云气等自然景物为背景,以“野老闲相访”和“樵夫独自行”等人文情感为线索,展现了他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人也通过“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在山居生活中的淡泊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