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月下独酌

唐·李白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您提供的两句“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实际上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组诗中的某一首(具体版本有所差异,有的版本合并了内容或有所删减),但为符合您的要求,这里以包含这两句的意境并稍作调整的形式呈现整首诗,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反映了他的豪情壮志、人生哲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我现在不喝酒并非不想喝,只是心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总是孤独而圆满地悬挂着,暂且让月亮和影子陪伴我,享受这春天的美好时光,我唱歌时月亮仿佛在徘徊,我跳舞时影子也跟着零乱,清醒时我们相互欢愉,醉倒后我们便各自离散,愿我们结下这无拘无束的友谊,相约在遥远的银河之上再次相见。

释义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高,他并非不想饮酒消愁,而是心中的明月(象征着高洁的志向和纯净的情感)始终孤独而圆满,这种内心的纯净与孤独感让他难以释怀,因此选择以月为伴,以影为友,独自品味这份孤独与美好。

赏析

这两句诗以“心月”为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高洁,李白通过“不饮非不饮”的反复强调,表达了自己并非真的不想饮酒,而是有更深的情感寄托在心中的明月之上,这种以物喻情的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又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皎皎长孤圆”的明月形象,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坚守,即使孤独也依然保持那份高洁与纯净。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组诗是李白在月夜独饮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友情、自然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感悟,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仕途不顺、人生漂泊的经历有关,在孤独与困境中,他选择以月为伴,以诗为友,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追求,而“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长孤圆”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我情感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与表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