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怪石
唐·白居易
苍苔封厚地,怪石出层峦。
槎枿形何怪,峥嵘势莫攀。
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
岂知物性有常理,静得荒凉寿得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青苔覆盖了厚厚的土地,怪石从层峦叠嶂中突兀而出。
这些树木的残枝败叶形状多么奇特,山石的峥嵘之势难以攀登。
贪恋和狂热地追求怪异并无可取之处,世俗之人喜欢新奇之物并自诩为贤能。
哪里知道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只有保持宁静和荒凉才能长久地存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怪石的奇特形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怪异之风的批判,诗中“贪狂嗜怪无足取”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这种风气的否定态度,而“世俗喜异矜其贤”则揭示了世俗之人喜欢新奇之物,并以此自诩为贤能的普遍现象,最后两句则强调了万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只有顺应自然,保持宁静,才能长久地存活。
赏析
这首诗以怪石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世俗风气的批判,诗中通过对比怪石的奇特与世俗的喜好,突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怪异之风的反感,诗人也借怪石之口,表达了对宁静、荒凉之美的欣赏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喜欢追求新奇、怪异之物,并以此自诩为贤能,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风气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宁静之美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批判性,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