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的释义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酒狂

朝代:唐代

作者:李郢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豪杰尽酒仙。

作者简介

李郢,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的诗作以咏史、抒情见长,风格独特,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李郢的诗作在当时就颇有名气,但传世作品不多,今存诗卷中不乏佳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译文

景山(此处可能代指某位隐士或文人)沉醉于阮籍的傲骨之中,毕卓(东晋名士)因嗜酒而盗窃,刘伶(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则因酒而癫狂,在沙场上醉卧的人儿啊,你们不要笑话我,自古以来那些豪杰之士,哪一个不是酒中的神仙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上几位因酒而闻名的文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酒的热爱和对豪放不羁性格的赞美,阮籍、毕卓、刘伶都是历史上以嗜酒著称的人物,他们或傲骨铮铮,或放浪形骸,都展现了不受世俗束缚的洒脱精神,诗人以他们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酒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酒为线索,串联起历史上几位著名文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因酒而生的不同风貌,诗人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酒的热爱和对自由不羁精神的追求,诗中“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句,既是对古代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士的赞美,也是对自己醉卧酒乡、不拘小节的豪放性格的肯定,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于是他们便寄情于山水之间,以酒为伴,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李郢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可能也受到了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对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酒的热爱和对历史上那些因酒而闻名的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匮乏,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详细情况已难以考证,以上分析仅基于现有资料和文学常识进行推测和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