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天台
唐·张祜
天台山上月明前,玉女窗边水正鲜。
万丈洪泉垂半壁,千峰翠色锁苍烟。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却忆当年龙起处,至今犹自一灵泉。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祜,字承吉,唐代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祜是唐代著名的宫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游历广泛、善于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宫词最为人称道,但同样不乏描绘山水、古迹的佳作,张祜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善于捕捉景物的精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译文
在天台山明亮的月光下,玉女窗边的水流清澈见底,万丈高的瀑布从半壁悬崖垂下,千座翠绿的山峰被苍烟笼罩,天池的水落下后,层层岩石显露出来;玉女窗的空洞之处,处处相通,回想起当年龙起飞的地方,至今那里仍然有一眼灵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美景,特别是天池和玉女窗两处景点,天池水落,岩石层层显露,玉女窗虚,处处相通,形象地展现了天台山自然景观的奇妙与神秘,诗人还通过回忆龙起飞的地方,赋予了这处灵泉以神秘色彩,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天池水落、玉女窗虚等景象的描绘,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天台山的美景,还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寻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诗歌的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张祜在唐代游历广泛,曾到访过许多名山大川,天台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张祜在游览天台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天台山美景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祜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为我们了解唐代文人的游历生活和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