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寺日暮
唐·贾岛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
为报僧徒留宿火,夜来山雪涨溪南。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韩愈,被韩愈赏识其才并还俗,后屡试不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任命为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四月十一日,在普州去世。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山寺中的小官因为职位卑微,无需每日前往朝廷参拜,于是在春日里,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他睡得正酣,他吩咐僧徒们为他保留夜里的火种,因为夜里山中下了大雪,溪水已经涨到了溪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中小官的生活状态与山寺的春日景象,首句点明小官的身份与地位,次句写其春日午睡的安逸,后两句则通过小官的吩咐与山寺夜雪的情景,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自然的壮美。
赏析
这首诗以山寺小官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宁静与春日的生机,首句“寺官官小未朝参”直接点明了小官的身份与地位,为全诗定下了闲适的基调,次句“红日半窗春睡酣”则通过春日午睡的场景,展现了小官生活的安逸与自在,后两句“为报僧徒留宿火,夜来山雪涨溪南”则通过小官的吩咐与山寺夜雪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幽静与自然的壮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对山寺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在还俗后,他虽曾一度步入仕途,但并未得到重用,生活依然清贫,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山寺小官的生活状态与山寺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