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的释义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创作

题目:攀条思旧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原文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故园春色年年好,旧友情深岁岁盈。

月下花前频忆旧,风中柳外独闲行。

人生何处无离别,唯有相思最动情。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歌闻名,他的作品多抒发对故友旧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温婉而深沉,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不如李白、杜甫那样显赫,但其诗作依然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译文

攀折枝条,心中默念着立新这个名字(立新可能是故友的名字),儿女们恐怕已经不记得这样的称呼了,故园的春色年年都如此美好,旧友之间的情谊也岁岁充盈,在月下花前,我常常回忆起过去的时光,而在风中柳外,我独自悠闲地行走,人生何处没有离别呢?唯有那份深深的相思之情,最为动人。

释义

攀条与立新名字:攀折枝条,寄托对故友立新的思念。

儿女称呼恐不经:暗示时间流逝,儿女们或许已经忘却了旧时的称呼和故事。

故园春色年年好:故园的景色依旧美好,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旧友情深岁岁盈:旧友之间的情谊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深厚。

月下花前频忆旧:在美好的夜晚,频繁地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风中柳外独闲行:独自在风中柳外行走,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人生何处无离别:感叹人生中的离别无处不在。

唯有相思最动情:唯有相思之情,最为真挚动人。

赏析

这首诗以“攀条与立新名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儿女称呼恐不经”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忘,为全诗奠定了淡淡的忧伤基调,诗人通过描绘故园的春色和旧友的情谊,进一步渲染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在月下花前和风中柳外的描绘中,诗人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人生何处无离别,唯有相思最动情”作结,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是对相思之情的深情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晚年时期,当他回首往事,不禁对故友旧情产生了深深的怀念,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常常面临离别和分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的反映,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相思之情的深情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