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冯至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岂如髯卿晚乃贵,福禄正似川方增。
文章卓荦生无敌,风骨英灵殁有神。
哭送咸阳北原上,恨随萧史去无因。
坟前松柏长如昨,山晚川寒水自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哪里比得上你(冯至)晚年才显贵,福禄正如江河之水日益增加。
你的文章才华出众无人能敌,你的风骨英灵即便死后也仍有神采。
我在咸阳北原上哭着送你离去,遗憾地随你(的灵魂)像萧史那样飞去却无从追随。
你坟前的松柏依旧如昨,山间的傍晚和寒冷的河水却独自迎来了春天。
释义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友人冯至的赞美与悼念之作,首句“岂如髯卿晚乃贵,福禄正似川方增”表达了作者对冯至晚年才获得显贵地位的赞叹,并比喻其福禄如江河之水般不断增多,次句“文章卓荦生无敌,风骨英灵殁有神”则是对冯至文学才华和风骨的赞美,认为其文章出众,风骨英灵即便死后也仍有神采,后两句则是对冯至去世的悲痛与怀念,表达了作者无法追随友人离去的遗憾,以及坟前松柏依旧、山水自春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与怀念之情,首句以“岂如”起笔,既表达了对冯至晚年显贵的赞叹,又隐含了对友人命运的感慨,次句则通过“文章卓荦”和“风骨英灵”两个词语,高度概括了冯至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坟前松柏和山水自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去世的悲痛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冯至去世后所写的一首悼念之作,冯至是白居易的友人,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冯至去世后,白居易深感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赞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展示了其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
注:这首诗并非白居易的真实作品,而是根据题目要求和关键词虚构的,白居易确实有许多悼念友人的诗作,但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和标题是虚构的,不过,通过对白居易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合理地构想出这样一首符合其风格的诗作,并进行相应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