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马嵬坡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其中涉及关键词的句子为:主人待来终不来,虽非原句直接出现,但意境相近,可理解为“他生未卜此生休”及全诗情感之延续;而火红销尽灰如雪则是对马嵬坡事变后,繁华落尽、爱情成灰的意象化描述,虽未直接出现,但整首诗的氛围与之相符。)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听说在遥远的海外还有九州,但杨贵妃来生未卜此生已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传刁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筹。
六军停滞不前是因为要求赐死杨贵妃,当年七夕长生殿上相视而笑的牛郎织女的约会,还记得吗?
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竟不如普通百姓卢家夫婿能长久相守妻子莫愁呢?
释义
此诗以马嵬事变为中心,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中通过对比、讽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沉迷女色、荒废朝政导致国家动荡的批判,同时也对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表示了同情。
赏析
本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构思精巧,曲折回环,诗人从海外仙山的传说谈起,再谈到玄宗的辗转反侧,忽而人,忽而鬼,忽而仙境,忽而人间,把属于一个帝王的爱情悲剧写得凄婉动人,情感深沉,意蕴丰富,诗人既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又同情了杨贵妃的悲剧命运;既讽刺了玄宗的薄情,又歌颂了爱情的忠贞,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全诗语言流畅自然,音韵和谐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爱他的才华,将女儿嫁给了他,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遭到牛党的忌恨,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的争斗中,备受排挤和打击,潦倒终身,这首《马嵬坡》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批判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