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李商隐
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
汉苑风烟吹客梦,秦城鼓角动乡书。
回廊远砌生秋草,宫井斜阳半掩扉。
旧里从兹不得见,秋风宁为故人悲。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其诗歌往往蕴含着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对时局的忧虑。
译文
使君不再怜悯乌鸦被捉的悲惨,附属的封国正忙着挖掘老鼠留下的残余食物,汉朝的宫苑中风吹烟散,吹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梦,秦地的城楼上鼓角声声,触动了远方寄来的家书,曲折的回廊和远处的石阶上长满了秋草,宫殿的井边夕阳斜照,半掩着宫门,从此故乡再也不能相见,秋风又怎会为故人感到悲伤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首联“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余”以乌鸦被捉和属国掘鼠的比喻,暗示了诗人自己身处困境,无人问津的悲凉心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汉苑风烟、秦城鼓角、回廊秋草、宫井斜阳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尾联则以秋风不为故人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远,诗人在描绘景象时,善于捕捉细节,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和思念的世界,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既含蓄又深沉,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生活的艰辛和仕途的挫折,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愁和感慨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