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东莱
唐·李隆基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云涛烟浪接天涯,帆影点点入蓬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达到极盛,开创了“开元盛世”,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擅长文学、音乐,对唐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隆基自幼聪颖过人,多才多艺,他即位后,初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如姚崇、宋璟等,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开元之治”,晚年他逐渐懈怠朝政,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如李林甫、杨国忠,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尽管在政治上有得有失,李隆基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仍被后世所称颂。
译文
回忆起当年游览沧海,经过东莱的情景,阳光照耀下的三座仙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缓缓展开它们的美丽画卷,云涛翻滚,烟浪滔滔,一直延伸到天边,帆船的点点影子,渐渐驶入了那神话般的蓬莱仙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览东莱、观赏沧海美景的回忆,诗中“忆观沧海过东莱”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日照三山迤逦开”则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阳光下三座仙山的壮丽景象,以及它们随着视线逐渐展开的动态美。“云涛烟浪接天涯,帆影点点入蓬莱”进一步描绘了海天一色、云雾缭绕的壮阔景象,以及帆船驶向蓬莱仙境的梦幻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忆观”、“日照”、“迤逦开”等词语的运用,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的“三山”、“蓬莱”等意象,也赋予了作品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隆基晚年时期,当他回顾自己一生的辉煌与落寞时,不禁怀念起年轻时游历四方的美好时光,东莱作为他曾经的足迹之一,自然成为了诗人回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神话元素和浪漫情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