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出自哪首诗?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淮上遇风

宋·苏舜钦

壮士怀悲心不已,寒夜沉沉此独醒。

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舜钦(1008年—1048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散文家,他早年仕途坎坷,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晚年寓居苏州,以诗文自娱,苏舜钦的诗风豪迈奔放,情感真挚,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著有《苏学士文集》等。

译文

壮士心中满怀悲伤,久久不能平息,在这寒冷的夜晚,唯他独自清醒,他点亮灯火,试着用淮南地区的方言说话,仿佛看到东风拂过水面,泛起了细腻的波纹。

释义

壮士怀悲心不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与不平,难以释怀。

寒夜沉沉此独醒:在寒冷的深夜,诗人独自清醒,与周围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

点灯更试淮南语:诗人点亮灯火,尝试用淮南地区的方言说话,可能寓意着他对故乡的思念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泛溢东风有縠纹:东风拂过水面,泛起了细腻的波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起伏。

赏析

这首诗以“壮士怀悲”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寒夜中独自清醒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悲愤,后两句“点灯更试淮南语,泛溢东风有縠纹”则通过具体的动作与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试图通过回忆与故乡的联系来寻求慰藉,但东风拂过的水面却泛起了细腻的波纹,如同他内心的波动,难以平静,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苏舜钦被贬谪之后,他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不满,在寒冷的夜晚,他独自清醒,内心的悲愤与孤独难以言表,他点亮灯火,试图通过回忆与故乡的联系来寻求慰藉,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成为了苏舜钦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