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情
宋·晏几道
小杏春香绕砌浓,柳丝轻拂绿烟中,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
一掬春情暗与通,倚阑干处欲消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多抒发个人情感,尤擅描写男女情爱,其作品在宋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晏几道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性格孤傲,不慕名利,晚年家境中落,但仍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其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柔情蜜意,被誉为“古之伤心人”。
译文
小杏花散发着浓郁的春香,环绕着台阶;柳丝轻轻拂过,绿烟朦胧,我裹着皮裘入睡,不知身在何方;东风吹拂面庞,吹散了水面上的波纹。
一捧春情暗暗相通,倚在栏杆边,几乎要销魂,心中有多少闲愁,随着芭蕉雨,飘入梦境。
释义
上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小杏花和柳丝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而“拥裘睡觉知何处”则透露出词人的迷茫和孤独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或许是在梦中,或许是在回忆中。“吹面东风散缬纹”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东风吹拂,水面波纹消散,一切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下片则转向了对情感的抒发,“一掬春情暗与通”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而“倚阑干处欲消魂”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最后两句“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则点明了词人的愁绪,这些愁绪如同芭蕉雨一般,绵绵不断,难以排解。
赏析
这首词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上片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下片则转向了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内心的痛苦,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拥裘睡觉知何处”一句,既表现了词人的孤独感,又暗示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而“吹面东风散缬纹”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波动和变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几道晚年时期,当时他家境中落,生活困顿,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向往,春天作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往往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对于晏几道来说,春天也带来了更多的孤独和愁绪,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