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寻访,自有仙才得见论。
三春白日长掩门,一溪云水别家村。
洞门今始为君开,客到何须问主人。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洞门深锁碧窗寒,真境何时得再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多才多艺,工诗善画,精音乐,擅书法,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致,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疏,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其淡泊闲居的心情。
译文
(节选)
在那桃花盛开的溪水边,秦汉时代的隐士早已不见踪影,玉室金堂里或许还住着汉朝的士人,但桃花流水间,秦朝的遗民却已无处寻觅。
释义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避世桃源景象,玉室金堂”象征着隐士们居住的华美而幽静的地方,暗示着这里或许还居住着汉朝的士人;“桃花流水”则是对桃源美景的描绘,同时暗指秦朝遗民的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赏析
这两句诗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化避世生活的向往,通过“玉室金堂”与“桃花流水”的对比,既表现了隐士们居住环境的优雅与宁静,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这两句诗也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桃源之中。
创作背景
《桃源行》是王维根据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编而成的长篇歌行体诗,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人人安居乐业、没有剥削与压迫的理想社会,王维在诗中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在王维的笔下,桃花源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