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空山无行迹,独往兴悠哉。
古木参天立,清泉绕石来。
幽禽啼远近,野鹿饮徘徊。
来诗所夸孰与此,安得携挂其旁观。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空旷的山林中没有人的行迹,我独自前往,兴致盎然,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清澈的泉水绕着石头流淌,幽静的鸟儿在远处和近处啼叫,野鹿在溪边饮水,徘徊不去,你(指友人)在诗中所夸赞的景色哪里比得上这里,我怎能不带着你的诗作,挂在这里,让它们旁观这绝美的自然风光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林中漫步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他对这些美景的深深赞叹,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古木、清泉、幽禽、野鹿等自然元素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宁静、幽远、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以友人的诗作作为对比,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无比热爱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以“空山无行迹,独往兴悠哉”开篇,既点明了环境之幽静,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诗人通过“古木参天立,清泉绕石来”等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与美丽,最后两句,诗人以友人的诗作作为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尊重,又巧妙地突出了眼前美景的非凡之处,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在山林中寻找灵感和慰藉,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独自漫步山林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在陆游的诗歌中,自然常常成为他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载体,这首诗正是他这一创作倾向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