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全诗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河上逢友人

唐·杜荀鹤

一别经年两处愁,

更欲河边几来往。

只今霜雪已蒙头,

多少前情付水流。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生于846年,卒于904年(一说卒于907年),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曾数次应举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名世,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罗隐齐名,有“杜罗”之称,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自从分别以来,我们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承受着离愁别绪,

多么希望还能在河边多次相见往来。

但如今,我们的头上已经覆盖着霜雪般的白发,

多少过去的情谊都随着流水消逝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感慨,首句“一别经年两处愁”直接点出分别已久,双方各自承受着离愁;次句“更欲河边几来往”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渴望;第三句“只今霜雪已蒙头”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末句“多少前情付水流”则流露出对过去情谊的怀念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一别经年两处愁”直接切入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基调;次句“更欲河边几来往”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强烈愿望;第三句“只今霜雪已蒙头”以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衰老;末句“多少前情付水流”则以一种无奈和惋惜的语气,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承受着离愁别绪,当他们在河边重逢时,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