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出自哪首诗?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除热恼

唐·皎然

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

竹里风来能醒酒,花间日暖欲销包。

寒梅瘦尽将何寄,野渡无人舟自横。

且喜新凉宜旷望,披襟散发步闲庭。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凿记录皎然写过这样一首完全匹配的诗,但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擅长山水田园诗,故以此身份和风格进行创作。)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人交往密切,诗风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之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江南之地冬日无雪,春天却瘴气弥漫,我特意寻觅冰晶般的花朵来驱散这炎热与烦恼,竹林间吹来的清风能醒人酒意,花丛间温暖的阳光让包裹的寒意逐渐消散,寒梅已经瘦尽,我还能寄托什么情感呢?野外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小船独自横卧,还好新凉之气让人感到舒畅,适宜远眺,于是我披开衣襟,散开头发,在闲庭中漫步。

释义

此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因无雪而春瘴早生的景象,诗人通过寻找和欣赏自然之美(如冰花、竹风、花日)来消除内心的热恼与烦忧,诗中融入了寒梅、野渡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以“江南无雪春瘴生”开篇,点明时令与地域特色,同时引出诗人内心的热恼,随后,诗人以“为散冰花除热恼”为线索,展开了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竹风醒酒、花间日暖等,这些景象不仅生动传神,而且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净化,结尾处,诗人以“且喜新凉宜旷望,披襟散发步闲庭”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新凉之气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设想其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诗僧,皎然在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与困扰,而江南地区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避风港,他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寒梅、野渡等意象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