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梅
宋·杨万里
化工未议苏群槁,先向寒梅一倾倒。
已见万花开北陆,更教飞雪落南枝。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不乏天真烂漫之趣;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译文
大自然尚未商议如何使万物复苏,却已先对寒梅产生了特别的偏爱,已经看到北方的陆地万花齐放,却还要让飞雪落在南方的梅树枝头。
释义
这首诗以“题画梅”为题,但实际上更多地是借梅抒怀,表达诗人对坚韧不拔、凌寒独放的梅花精神的赞美,首句“化工未议苏群槁”,意指大自然(化工)尚未决定如何让万物(群槁)复苏,但紧接着的“先向寒梅一倾倒”,则表明大自然对寒梅的特别偏爱,仿佛它先让梅花独自绽放,以示敬意,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万花齐放、飞雪纷飞的季节中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风姿和坚韧品质,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不屈不挠和凌霜斗雪的精神,首句“化工未议苏群槁”与次句“先向寒梅一倾倒”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偏爱,又暗示了梅花的与众不同,后两句则通过“万花开北陆”与“飞雪落南枝”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和美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崇尚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杨万里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诗歌作品,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以其坚韧不拔、凌寒独放的精神品质而备受赞誉,杨万里可能正是在观赏一幅画梅之作时,被梅花的美丽和坚韧所打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歌,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感慨或寄托,通过赞美梅花来抒发自己对于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