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下面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従嘲骂。
通宵达旦不眠时,直至天明醉未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意境奇妙,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雪花大如手掌,可笑陶渊明做了隐士,却不懂得饮酒的乐趣,徒然抚弄一张琴,空栽了五株柳树,白白顶着隐士的头巾,我对你实在没有什么好感,你应当谢绝宾客,抛却妻子儿女,去掉帽子,解下佩玉,任凭他们嘲笑谩骂,你通宵达旦地饮酒不眠,直到天明也未曾酒醒。
释义:
这首诗中,李白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对王历阳(即王翰,字历阳)不饮酒的行为进行了调侃和嘲讽,诗中通过对比陶渊明(古代隐士,以饮酒著称)和王历阳的行为,表达了李白对饮酒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独特看法。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幽默的语言,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不拘小节的性格,他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手掌大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他对王历阳不饮酒的行为进行了调侃,表达了自己对饮酒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従嘲骂”一句,更是将王历阳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忍俊不禁,整首诗充满了幽默感和生活气息,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和王历阳之间的友谊和交往有关,李白和王历阳都是唐代的文人墨客,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友谊和交往,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对王历阳进行了调侃和嘲讽,这既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不拘小节的性格,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白对当时社会风气和隐士生活的独特看法和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原诗中“通宵达旦不眠时,直至天明醉未醒”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的原始版本,可能是后人添加或改编的,在赏析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对李白饮酒生活的进一步描绘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