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百种无不有,知君一以诗驱除。的解释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眼前百种无不有,知君一以诗驱除。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近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抒发真挚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后两句)

眼前各种各样的景物无不具备,我知道你是用诗歌来驱散这些纷扰的思绪。

释义

“眼前百种无不有”描绘了眼前景象的丰富多彩,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生活琐事,都一应俱全。“知君一以诗驱除”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以诗抒怀、以诗解忧的赞赏,认为诗歌是驱散心中烦恼、净化心灵的有效方式。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闲居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写照,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后两句“眼前百种无不有,知君一以诗驱除”不仅是对友人诗才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诗歌功能的深刻理解,在诗人看来,诗歌不仅是抒发情感的工具,更是净化心灵、超脱世俗烦恼的良药,这种以诗为伴、以诗为乐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闲居期间,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杨万里虽曾一度入仕,但终因不满朝政而辞官归隐,在闲居生活中,他深入自然,观察生活,以诗歌为伴,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友人以诗抒怀的赞赏和自己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功能的深刻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