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得君诗如得书,宣心写妙书不如。的解释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酬张司业

唐·元稹

每得君诗如得书,宣心写妙书不如。

眼前百尺无枝树,心上凌云未得途。

尘外轩窗高且敞,岁阴风景冻而枯。

欲知此意平生事,只在君家后户前。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779年-831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每当读到你的诗作,就如同收到你的书信一般亲切,你用心书写的精妙之处,即便是书信也难以完全表达,眼前的这棵百尺高的无枝树,正如同我心中虽有凌云之志却尚未找到实现之路,你居所的窗外轩窗高耸而宽敞,岁末的风景虽因寒冷而显得凋零枯萎,但我的心意你却能懂,要知道我这一生的心意,其实都体现在你家后户前的那些诗句中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司业(张籍)诗作的珍视和喜爱,认为读张籍的诗如同收到他的书信一样亲切,且张籍的诗能够深刻地表达内心情感,甚至超越了书信所能传达的,诗人也借无枝树和岁末风景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和志向,却尚未找到实现之路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每得君诗如得书”开篇,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张籍诗作的珍视和喜爱,接着用“宣心写妙书不如”进一步强调张籍诗作的精妙之处,即便是书信也难以完全表达,中间两联则通过无枝树和岁末风景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尾联则点明了诗人与张籍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对张籍诗作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与张籍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友人张籍的酬和之作,张籍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元稹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元稹在诗中表达了对张籍诗作的珍视和喜爱,同时也借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稹当时的仕途不顺、才华未展有关,他通过这首诗向张籍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表达了对张籍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