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其中含有您所提及关键词的句子为:
杯盘狼藉吾何敢,车骑雍容子甚都。(此句为后人根据辛弃疾风格及生平事迹模拟,实际并未直接出现在此首词中,但风格相近,可视为对辛弃疾豪迈性格的想象性描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由于原句中“杯盘狼藉吾何敢,车骑雍容子甚都”并非直接出自《贺新郎》,以下译文针对《贺新郎》整体进行)
我年岁已老,哪里还敢说这些,我和陈亮就像陈登、陈遵一样志趣相投、气味相投,我有病在身,你来高歌痛饮,惊散了楼头的积雪,可笑那些富贵的人,把千钧重的财富看得如同头发一样轻,我们硬语盘空,谁能理解?只有那时西窗的明月,曾照见过我们两人的雄心壮志,让我们重新斟酒,更换琴弦,再奏一曲。
世事虽然没有什么两样,但人心却各不相同,请问你,神州大地,究竟要经历多少次离合?就像那汗血宝马拉着沉重的盐车,却无人一顾,千里马空有骏骨,却无人赏识,我正望着那遥远的关河,道路断绝,我最怜惜你,在深夜起舞,说“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们看试手,去修补那破碎的天穹。
释义
此词上片叙事,写与陈亮的交往及友情,并抒发二人不得志的感慨;下片抒情,写自己胸怀壮志却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激励,全词笔力雄健,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作,词中,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得到了深刻的描绘,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词作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有力,词中也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放派词风,语言奔放、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与陈亮(字同父)交往的见证,陈亮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词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两人交往甚密,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在与陈亮交往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创作的,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辛弃疾等有志之士深感忧虑和无奈,这首词就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