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种德二章
宋·陈著
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
眼看芝兰满庭秀,心知松柏后凋冬。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可能包含更多章节,但基于关键词要求,仅展示相关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著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陈著,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元初隐居四明山中,生平著作甚富,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本堂遗稿》四卷传世,陈著的诗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夸赞儿子虽然是两位老翁(这里可能指作者及其父辈)的癖好,但积累德行却已经是三代人(作者家族)所种下的根基,眼前看到庭院中芝兰(比喻优秀子弟)满布,心中明白这些如松柏般坚韧不拔的后代,定能在严冬中依然挺立。
释义
誉儿:夸赞儿子。
两翁癖:两位老翁(指作者及其父辈)的爱好或习惯。
积德:积累德行。
三世种:三代人所种下的根基。
芝兰满庭秀:比喻优秀子弟众多,才华横溢。
松柏后凋冬:松柏在严冬中依然挺立,比喻后代坚韧不拔。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家族中优秀子弟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家族积德累善、世代传承的自豪和欣慰,诗中“誉儿虽是两翁癖”一句,既展现了作者对儿子的喜爱和骄傲,又透露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态度,即这种夸赞并非无根之木,而是建立在家族三代人积累德行的基础之上。
“积德已自三世种”一句,则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表明优秀品质和德行是可以通过世代相传而得以延续的,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人们不仅要关注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要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的榜样。
“眼看芝兰满庭秀,心知松柏后凋冬”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家族后代的优秀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芝兰和松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和坚韧的意象,这里用来比喻家族后代,既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和期望,也寄托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愿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著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看到了家族中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崛起,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陈著也非常注重家族传承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了自己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家族传统的坚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首诗是节选自陈著的《种德二章》,因此其完整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可能还需要结合全诗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