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中夜坐
宋·释绍嵩
叶落孤城秋索索,夜深寒犬吠村篱。
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自然景物以及旅途见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是研究南宋佛教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译文
树叶在孤城中纷纷落下,秋天显得格外萧瑟,夜深人静时,寒冷的村庄里传来犬吠声,穿过篱笆,我多么希望能有一醉解千愁的机会,忘却世间所有烦恼,我困意袭来,想要入睡了,你也该归去休息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在秋夜中独自坐对孤城的萧瑟景象,以及夜深人静时的犬吠声,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醉酒来忘却烦恼,以及困意袭来时希望友人归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的孤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诗人以“叶落孤城秋索索”开篇,既点明了季节,又暗示了内心的孤寂。“夜深寒犬吠村篱”一句,以犬吠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更显得夜的深沉与孤寂,后两句“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他希望通过醉酒来忘却烦恼,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最后以困意袭来、希望友人归去作结,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是对未来的淡淡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客居他乡、漂泊无定的时期,作为一位僧人,他虽然有着超脱世俗的情怀,但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孤寂,仍然难以释怀,在秋夜的孤城中,他独自坐对萧瑟的景象,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油然而生,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僧侣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