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出自哪首诗?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此句为后人根据贾岛苦吟诗风所添加的感慨,非原诗内容)

作者及朝代

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初年,由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贾岛一生穷愁潦倒,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作者简介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诗歌以精炼、深邃著称,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富有哲理的诗句,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贾岛一生坎坷,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却从未改变,他的诗作也因此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译文

(原诗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地敲门。

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起,山色渐隐,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

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附加句译文)

诗人精心雕琢着这闲静的草木之景,仿佛搜肠刮肚、竭尽心力,连神灵都为之动容哭泣。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造访经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是对贾岛苦吟诗风的形象描绘,强调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极致追求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李凝幽居的幽静和美丽,诗人通过描绘草径、荒园、池边树、月下门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诗人还通过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幽居的幽静和神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附加句则是对贾岛苦吟诗风的深刻概括,贾岛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极致的精炼和深邃,常常为了一个字、一个词而苦思冥想,甚至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和极致努力,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也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拜访友人李凝时所作,李凝是一位隐士,他的幽居位于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地方,贾岛在拜访李凝时,被这里的幽静环境和美丽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还展现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独特风格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隐逸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