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矛戟。出自哪首诗?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路傍拾得半段枪,

何必开炉铸矛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成用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成用,唐代晚期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散见于各类诗集之中,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之名显赫,但其诗作亦有其独特之处,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

译文

在路边偶然拾得半截残破的枪杆,

又何必费心劳力去重新开炉铸造矛戟呢?

释义

这首诗以“路傍拾得半段枪”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一种淡然态度,枪杆虽残,但仍可作为一种武器或象征,而“何必开炉铸矛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度追求、刻意营造的不屑与反感,整首诗寓意深远,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抒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路傍拾得半段枪”这一具体场景,引出了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枪杆虽残,但其本质未变,仍可作为武器使用,无需刻意追求完美或重新铸造,这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接纳与顺应,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豁达与超脱。

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往往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诗人通过这首诗,提醒人们要回归本真,不要过度追求外在的虚荣与浮华。

创作背景

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成用创作了这首诗,他通过描绘一个偶然拾得残破枪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