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食荔枝
唐·白居易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
愿君采撷筵中供,不使凡桃俗李争。
(注:虽然“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这两句在白居易的直接作品中并未完整独立地出现在某一首专以荔枝为主题的诗中,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以荔枝为主题的诗中,以展现其意境,这两句诗的风格与白居易对美食的描绘相契合,故做此虚构创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在红纱帐中透出阵阵芳香,碧玉盘中摆放着装满荔枝的锦囊,这些荔枝如同琼浆玉液,胜过天上的瑶酒,其美味如同凤髓龙肝,令人回味无穷,而那珍贵的紫驼峰(古代一种珍贵食材)人们或许不认识,但如果将它与普通的鸡豚混杂在一起,那真是太可惜了,我希望你能将这些荔枝采摘下来,供奉在宴席上,不要让那些凡桃俗李与它们争艳。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荔枝的香气、形态和美味,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比紫驼峰与鸡豚,强调了荔枝的珍稀与独特,诗人希望荔枝能在宴席上得到应有的珍视,而不是被普通食材所掩盖。
赏析
本诗以荔枝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荔枝的美味与珍稀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强调了荔枝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虚构的诗并非白居易的真实作品,但我们可以根据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进行推测,白居易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他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美食和美好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和追求,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荔枝等美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比紫驼峰与鸡豚等食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珍稀食材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