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随家鸡
唐·李白
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
风云际会未可期,空余壮志付东溪。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均为后世所景仰。
译文
天边的鸿鹄难以捕捉,于是只能将就着与家中的鸡为伍,风云际会、施展抱负的机会难以预料,只能将满腔的壮志寄托在东流的溪水之中。
释义
“天边鸿鹄不易得”比喻高远的理想或杰出的人才难以获得;“便令作对随家鸡”则表达了因理想难以实现而不得不与现实妥协的无奈。“风云际会未可期”意味着时机的成熟难以预料,“空余壮志付东溪”则抒发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深深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天边鸿鹄”与“随家鸡”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高远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认识,首句以“天边鸿鹄”象征远大的志向和非凡的才能,但紧接着的“不易得”三字,却透露出这种理想实现的艰难,次句“便令作对随家鸡”,则是对现实妥协的无奈写照,诗人不得不将自己的理想降低,与现实中的平庸之辈为伍,后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运不济、壮志难酬的感慨,将满腔的豪情壮志寄托于东流的溪水之中,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个人的仕途经历有关,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他虽有非凡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但在现实政治中却屡遭挫折,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通过“天边鸿鹄”与“随家鸡”的对比,诗人既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也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在这种鸿沟面前个人的渺小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