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的释义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山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为写景、咏物、送别、怀古等,风格清奇僻苦,注重炼字炼句,追求语言的奇崛和意境的幽深。

译文

群峰耸立,寒气逼人,山寺就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流星穿过稀疏的树木,月亮仿佛在云中逆行,山顶上人迹罕至,只有高大的松树与孤鹤为伴,我无论远近都愿意归卧在竹根旁,夜晚则勤勉地点亮灯火,礼拜塔中的仙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的幽静与高远,以及诗人对佛道的虔诚信仰,首联点明山寺的位置,颔联通过流星、走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颈联进一步强调山寺的孤寂与清高,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勤修佛道的决心。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神秘,诗中通过“众岫耸寒色”、“流星透疏木”等生动的描绘,将山寺的自然环境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人通过“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等句,表达了对山寺清高孤傲的赞美,尾联“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佛道的虔诚信仰和归隐山林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贾岛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贫病交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归隐山林,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寺的幽静与神秘,表达了自己对佛道的虔诚信仰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