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将险语压衰翁,只恐自是台无饷。全诗是什么?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病躯只合归田里,虚名那复绊心胸。

更将险语压衰翁,只恐自是台无饷。

药饵扶持吾老矣,衣冠送迎人谁慵。

何时得遂求闲计,月满前村水满塘。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病弱的身躯只适合回归田园生活,虚名哪还能羁绊住我的心胸。

还要用险峻的诗句来压倒我这个衰弱的老人,只怕朝廷里已经没有人再给我送酒了。

靠药物扶持着我这衰老的身体,对于官场上的迎来送往我已感到厌倦。

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闲居的愿望,那时月光洒满前村,池塘水满盈盈。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在病中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自己病弱,只适合回归田园,不再被虚名所累;颔联以“险语”自嘲,暗示朝廷中已无人赏识自己;颈联写自己靠药物维持生命,对官场迎送感到厌倦;尾联则表达了对闲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病中所作,充满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和自嘲的手法,展现了陆游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首联“病躯只合归田里,虚名那复绊心胸”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虚名的淡泊,颔联“更将险语压衰翁,只恐自是台无饷”则以自嘲的方式,暗示了朝廷中已无人赏识自己,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颈联“药饵扶持吾老矣,衣冠送迎人谁慵”则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对官场迎送的厌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何时得遂求闲计,月满前村水满塘”则以美好的田园景象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无限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疾病缠身而深感仕途无望,内心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在病中,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自嘲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晚年时期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