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林逋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梦回忽觉南窗暗,起看闲云自卷舒。
作者简介
林逋,字君复,北宋时期的一位隐士,生卒年不详,他性格孤高自好,恬淡寡欲,一生不娶不仕,隐居于杭州西湖畔的孤山,与梅花、仙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林逋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是宋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之一。
译文
饭后茶盏还未饮尽,不必急于深入品味,此时清风徐来,卧榻之上的一刻宁静胜过千金之财,梦中醒来,忽然觉得南窗已暗,起身看窗外,只见悠闲的云朵自在卷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饭后品茶、清风拂面、卧榻小憩的闲适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满足与珍惜。“食罢茶瓯未要深”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享受品茶过程中的那份宁静与淡泊;“清风一榻抵千金”则直接点出了清风与宁静生活的珍贵,超越了世俗的财富观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茶瓯”、“清风”、“一榻”、“闲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诗中“未要深”与“抵千金”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又彰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林逋作为隐士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以隐逸为乐,他的诗作多反映其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宁静的午后,饭后品茶、小憩于榻上,被清风拂面、闲云卷舒的自然景象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