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陆龟蒙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岩前野老看不足,寄与城中窭人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不仕,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故又称“甫里先生”,他的诗作以写景咏物为多,是晚唐隐逸诗人的代表,他还著有《耒耜经》《吴兴实录》《小名录》等农学、史学著作。
译文
东边的山麓下,云雾缭绕的岩石缝隙中露出了山石的棱角和树木的嫩芽,细小的泉水在岩石间幽咽流淌,携带着金色的沙粒向前奔流,山岩前的山野老人对此美景看不够,想把这份自然的馈赠寄送给城中那些贫困的人家,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东麓云根露角牙”展现了山景的幽深与神秘,“细泉幽咽走金沙”则细腻地刻画了山泉流淌的景象,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希望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东麓云根露角牙”以云雾缭绕的山麓为背景,突出了山石的棱角和树木的嫩芽,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次句“细泉幽咽走金沙”则通过细泉的流淌和金沙的携带,进一步强化了山景的生动与活力,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分享的愿望,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温暖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龟蒙隐居山中所作,反映了他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陆龟蒙一生不仕,隐居松江甫里,以诗文自娱,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正是他在山中漫步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龟蒙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