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闭门手自栽,千枝万叶巧剪裁。全诗是什么?

春秋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盆梅

宋·释行海

有僧闭门手自栽,千枝万叶巧剪裁。

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来。

作者简介

释行海,南宋末年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以字行世,行海多才多艺,擅长诗文,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因身处乱世,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不容忽视。

译文

有位僧人关起门来亲手栽种梅花,巧妙地修剪出千枝万叶,在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的幽静之处,只有像林逋(西湖处士)这样的高洁之士才会前来欣赏。

释义

有僧闭门手自栽:描述了一位僧人亲自关门栽种梅花的情景,体现了僧人的高雅情趣和勤劳品质。

千枝万叶巧剪裁:形容僧人精心修剪梅花,使其枝叶繁茂,形态美观,展现了僧人的园艺技艺和审美情趣。

暗香疏影无人处:描绘了梅花在幽静之处散发幽香,枝叶稀疏的影子随风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唯有西湖处士来:用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来比喻高洁之士,说明只有像林逋这样具有高尚品德和审美情趣的人才会前来欣赏这盆梅花。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绘僧人栽种、修剪梅花的情景,以及梅花在幽静之处散发幽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诗中“有僧闭门手自栽”一句,既展现了僧人的勤劳和雅致,又暗示了梅花的非凡来历和独特品质,而“千枝万叶巧剪裁”一句,则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美丽和僧人的园艺技艺,后两句则通过暗香疏影和高洁之士的对比,进一步升华了梅花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了高洁品质的象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有关,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在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诗人通过描绘僧人栽种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梅花这一象征物,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追求,在乱世之中,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洁,像梅花一样在逆境中绽放出自己的美丽和光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