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如今双鬓摧,城西古寺没蒿莱。全诗是什么?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城西古寺

唐·刘沧

岂知如今双鬓摧,城西古寺没蒿莱。

风飘落叶经秋后,水送行人过野来。

禅客归心随去雁,寒林初月照青苔。

空门寂寂何须问,自有幽人入梦来。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854)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有诗一卷。《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刘沧的诗作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感,风格清丽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哪里知道如今我已两鬓斑白,城西那座古老的寺庙已被荒草掩埋,秋风中落叶纷飞,经历了秋天的萧瑟,河水送着行人穿越原野而来,禅客归心似箭,随着南飞的大雁远去,寒冷的林间,初升的月亮照亮了青苔,这寂静的空门何必多问,自有清幽之人入我梦中来。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重游昔日城西古寺所见之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双鬓摧”象征年华老去,“没蒿莱”则暗示古寺的荒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赏析

1、意境营造:全诗以秋日古寺为背景,通过落叶、行人、归雁、寒林、初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2、对比手法:首句“岂知如今双鬓摧”与昔日记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感。

3、象征寓意:“禅客归心”不仅指禅客归隐之心,也象征着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归宿的渴望。

4、语言风格: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精炼,情感深沉而不失含蓄,展现了刘沧作为晚唐诗人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刘沧仕途不顺、人生失意之时,面对岁月的流逝和现实的无奈,诗人选择重游旧地,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城西古寺的荒废景象,触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激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刘沧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心态复杂的社会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