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这两句诗出自元代诗人虞集的《玄都观道士》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玄都观道士》
元·虞集
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
羽化飞仙今已去,空留遗像在玄都。
作者及朝代
虞集(1272年-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虞集自幼聪颖,早年受业于吴澄,元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迁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学识渊博,精于理学,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杨载、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元诗四大家”。
译文
符离道士在清晨起身的时候,华岳先生已经尸解成仙留下遗迹,如今他们都已经羽化飞仙而去,只留下遗像在玄都观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道士,一位是符离道士,在清晨时分起身;另一位是华岳先生,已经通过尸解的方式成仙,他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羽化飞仙,只留下遗像在玄都观中供人缅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道士的成仙过程,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敬仰,诗中“符离道士晨兴际”一句,描绘了道士清晨起身的宁静场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华岳先生尸解馀”一句,则通过“尸解”这一道教术语,暗示了华岳先生已经成仙的事实,后两句“羽化飞仙今已去,空留遗像在玄都”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士们已经成仙离去,只留下遗像供人凭吊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虞集作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对道教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两位道士的成仙过程,表达了自己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向往,这首诗也可能与虞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和人生追求有关,他通过描绘道士的成仙故事,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理想和追求。
《玄都观道士》一诗不仅展现了虞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理想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