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君一身都是德,近之清润沦肌骨。全诗是什么?

小星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赞君子

唐·刘禹锡

怪君一身都是德,近之清润沦肌骨。

玉壶冰莹未为洁,金鼎丹成方见真。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回应题目要求,刘禹锡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奇怪你这一身全是美德,靠近你便感到清新润泽,深入骨髓,玉壶中的冰水虽然晶莹,但还未及你的纯洁;金鼎中的丹药炼成,才显现出你的真诚,你不与世人争夺宠辱,只将心事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不知何时你将归隐到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路自会显得幽静。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君子的品德,表达了作者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首句“怪君一身都是德”直接点出主题,次句“近之清润沦肌骨”进一步描绘君子的美德对周围人的影响,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君子的纯洁和真诚与玉壶冰、金鼎丹相比,并强调其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赞美了君子的高尚品德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君子的美德和人格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这首诗是刘禹锡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所作,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功名利禄,刘禹锡深感疲惫和厌倦,他通过赞美一位君子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来表达自己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也借以抒发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之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